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初探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范文 格式:doc 页数:10P 上传日期:2020-12-19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初探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初探摘要。

行政管理部门是企业内部的中枢神经,发挥着领导、决策、统筹、协调、后勤补给等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机构大部分包含在行政管理部门之中,这使得行政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功能更加突出。

因此要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落实企业战略,强化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充分挖掘企业员工工作潜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相关资料,概括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同时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国企。

绩效管理。

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企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行政管理部门是国有企业的中枢神经,具有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后勤保障等重要作用。

行政部门的高效运转是保证国有企业高效率的基础。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领导人员的分层分类管理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用人制度都是以绩效管理体系为基础的。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对各层级领导进行任务分配和考核,是分层分类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绩效考核的结果又是薪酬分配和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是贯彻落实国 有企业战略,强化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工作潜力的重要保障。

(二)研究意义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工作职能涉及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

行政管理工作临时性强,难以量化等原因,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存在诸多难点,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现状、不足及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水平乃至整个国有企业绩效方面具有参考意见。

(三)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学者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绩效管理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与我国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中国式绩效管理。

针对中国式绩效管理,研究者认为。

本国绩效管理具有绩效至上、结果重于过程评估重于发展、考核与战略脱节的四个特征。

这是政治制度、管理、文化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而未来发展应是战略驱动的绩效管理是绩效导向,而不是绩效至上,要把绩效作为薪酬的重要依据。

现在在绩效管理的作用、流程、绩效考核的方法、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推进我国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现有的研究者大多来自于国有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理论水平有限,对问题和原因分析不够透彻,所提出的解决措施也明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员工绩效管理不重视在国企领导人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利润等经济财务指标占的比重很大。

所以直接生产效益的部门往往是领导最为关心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则沦为后勤服务部门。

这导致行政管理部门规模小,行政管理人员薪酬、福利、晋升、培训机会有限。

2、绩效管理计划及指标体系制定不合理多数国企尤其是分、子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定专门的绩效管理计划。

“德能勤绩”考核指标过于笼统、简单,不能体现企业部门的战略。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没有抓住“关键”二字。

指标体系过于泛化,分散考核的员工精力的同时也加大了绩效管理的难度。

没有对各考核主体的考核内容、指标进行分类和细化。

行政管理人员的各指标考核标准难以制定,需要运用行为锚定法为各个待考核的行为制定若干个等级。

这一过程成本较高,并且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水平要求很高。

3、绩效管理中缺乏动态过程控制系统行政管理人员的事务性工作较多,过程类指标在整个绩效指标体系中占的比重较大。

因此,完善的动态过程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日常的动态控制系统,可以完整地收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真实情况,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但是部分国企内部没有一套完善动态过程控制系统。

所以我们常会看到年底考核时行政管理人员都在准备各种考核资料,忙的焦头烂额。

由于缺乏动态过程控制系统,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往往在考核结束的时候才发现部门或下属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没有完成。

甚至一些任务被错误的执行,也没有及时发现。

4、绩效考核结果难以进行有效利用 行政管理人员的周边行为绩效的考核指标多为定性指标,是由内、外进行考核的由于国有企业内部讲究人情、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许多考核者在考核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得罪人,这使得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绩效考核的结果相差较小,加大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的难度。

行政管理部门相对于其他生产性部门来说,规模较小、可供绩效考核优秀者晋升的机会也较少。

针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调岗辞退是组织代谢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于国企内部人际关系复杂,极少有领导对员工进行辞退。

绩效管理结果没有有效利用,不但是对绩效管理前期投入的极大浪费,更挫伤了行政管理人员参入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5、绩效管理主体不清晰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一直是员工上级的工作,通过员工在考核周期内的表现给予一个综合评价。

由于考核的主体单一,完全依据于上级的主观感受,所以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不足。

随着人力资源部门的建立,上级领导的绩效考核权力逐渐削弱,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上级领导成为绩效管理的被动执行者。

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许多工作涉及企业战略决策或党政工作,具有很强的保密性。

这就决定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在绩效管理中的某些权利应该被保留。

虽然许多国有企业综合运用了多种绩效管理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他们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也就是员工自身。

将员工纳入绩效管理,可以极大的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自觉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完善。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水平不足的原因分析1、缺乏绩效管理的意识和观念绩效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宣传贯彻会或相关培训的方法在企业 内部逐渐养成。

而大多国企内部没有相应的宣传贯彻会和培训,这使得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员工普遍缺乏绩效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层因为没有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或对绩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全,把绩效管理当做一项任务来应付。

绩效管理中涉及到对员工工作的评价时直接与其薪酬、晋升各方面相关,员工缺乏绩效管理的观念,则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具有本能的抵制。

2、国有企业内部绩效管理的文化缺失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机制的支撑。

虽然国企的企业文化已几经变革,但对绩效管理的支撑作用有限,甚至导致绩效管理的机制被变相执行。

部分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不被重视,晋升空间有限,行政管理人员就会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在工作上规避责任。

绩效突出的行政管理人员则被视为异类,逐渐在部门形成一种不思进取的文化氛围。

3、绩效管理机制不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