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加快县财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
以下是惠好考试网分享的局党委党支部关于2021年加快县财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1年加快县财源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不仅是我县财政工作当前及今后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更是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根据从汝城县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
。
。
一、汝城县财源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特别是。
十二五。
以来,我县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旅游富县。
四大发展战略,深入开展。
产业建设年。
、。
改革突破年。
、。
全民创业年。
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狠抓财源项目建设,大力培植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全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6.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1.48亿元,年均增长11.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7629元增加到2015年的15373元,年均增长12.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4.3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01亿元,为2010年的2.28倍。
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1.8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56亿元,年均增长28.2%。
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财源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
十二五。
以来,我县提出实施。
双百工作。
、开展。
三年行动。
、推进。
四城联创。
、突出。
五大重点。
等新举措,特别是。
双百工程。
的实施,先后建立实施重点项目100个,累计投资过百亿元。
相继建成了白云仙、东岗岭、狮子岭等风电场。
重点扶持了鸿发矿业、顺鑫钼业、中湘钨业等7家矿产资源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农林产业化投资总额由2010年的12.22亿元到2015年的23.55亿元,大力推动了东岗岭、南岭片、田庄暖水片万亩生态有机茶园、龙腾生态农庄、九龙白茶庄园等农业产业化建设,粤旺蔬菜、金晋农牧、松溪茶叶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其中金晋农牧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市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
金融体系创新扎实有效。
自2013年引进华融湘江银行进驻汝城已实现放贷20余亿元。
2014年实施农信社改革后,实现税收5000万元,成为我县首个纳税过5000万的企业。
今年又成功引进长沙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并成立了锦达小额信贷、顺辉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
(二)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加大。
财政部门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主动与上级财政部门衔接沟通,全力以赴申报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从2010年的7462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0亿元(预计数),是2010年的2.68倍,年递增23.5%,高于我县财政收入的年平均增幅,确保了可用财力的增长及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
今年1-11月份我县争取到位上级资金1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亿元,增长15.91%,确保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民生政策的落实。
(三)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凸显。
近年来,随着宏鑫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建成和三大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49亿元,比2010年23.88亿元增加55.61亿元,年均增长27.3%。
一、二、三产业比值分别由2010的26.7:35.5:37.8调整到2015年的21.1:37.3:41.6,以矿业、水电产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以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10年的10697元增至2014年的15681元,预计2015年可达到17248元,年均增长10.1%。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3914元提高到2014年的6847元,预计2015年可达到7669元,年均增长约14.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度缩小。
。
。
。
(四)促进加快发展支撑有力。
县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仅2015年,财政安排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4000万元、支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资金达2370万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998万元,筹集整合1.24亿涉农资金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使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以及今年我县遭受。
7.4。
特大洪灾损失严重,县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重点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企业恢复生产等方面的投入,促进了县委。
建议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
的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使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平稳协调发展的态势。
。
。
。
(五)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县财政在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机关运转、社会稳定的财力需求基础上,统筹安排,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2010年以来,县财政通过。
一卡通。
落实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73项,共计6.7亿元,累计受益农户315万户。
农民人均每年514元。
仅今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资金达2.23亿元,用于卫生、教育和医疗事业的资金达6.55亿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到了人民群众,使省、市、县政府承诺的各项实事大部分达到或超过了均衡进度。
。
。
。
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源建设的品牌意识不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