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形式与政策论文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x 页数:3P 上传日期:2021-03-27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班级。

***学号。

***姓名。

****论文摘要。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关键词。

两岸关系。

政治。

经济。

文化一、两岸关系进展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

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

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

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

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

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

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

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

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

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二、两岸的政治发展早在2012年7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首次增设政治性较强的“两岸和平发展”议题,可谓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萌芽。

2012年底,“台北会谈”以“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为主题,首次促成两岸“红蓝绿”学者直接对话,收到良好的试水效果。

2013年,自“习吴会”对“民间先行开展政治对话”形成高度共识以来,包括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会谈”、“两岸军事安全筑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举行的“第7届两岸发展论坛”等,频繁就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互信等议题践行“民间先行”,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内涵、机制、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在一系列铺垫之下,10月中旬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达到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高潮。

2013年,两岸两会继往开来,打开两会机制化协商新局面。

一是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两岸服贸协议历经两年多商谈,在去年6月新任海协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张林中森首次会谈时终于顺利签署。

该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是两岸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一环。

该协议的顺利签署,不仅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更为两岸两会下一阶段协商奠定良好开局。

二是加速推动互设办事处。

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的提议由来已久,但因岛内“台独”势力阻挠及政党轮替而几度延宕,直至2008年后台当局态度转变才重露曙光。

2012年8月,第八次“陈江会”将互设办事处再次提上日程。

2013年3月,两岸两会在完成 各自内部评估后,同时宣布双方同意将互设办事处正式列入两会协商议程,标志着互设办事处进入实质协商阶段。

此后,两会历经4次业务磋商,就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实质内容及技术问题进一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台当局目前已将相关议案提交“立法院”审议。

两会互设办事处一旦落实,将是继两岸“三通”、陆客赴台之后的又一两岸关系里程碑。

三、两岸的经济发展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在留有遗憾的同时,也有不俗的表现。

两岸经贸关系的遗憾,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引起争议,迄今未被批准生效。

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订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这是两岸ECFA后续谈判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化与机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

但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议消息传出后,引发岛内强烈反弹。

岛内出版、美容等行业纷纷发动大规模抗争,民进党等绿营势力也竭力反对。

几经周折,台湾朝野达成共识,协议“应经‘立法院’逐条审查、表决,协议特定承诺表应逐项审查、表决,不得全案包裹表决,非经‘立法院’实质审查通过,不得启动生效条款”。

为此,服贸协议审查要举办16场公听会。

截至12月17日,已经举办完成12场,后续仍有4场未举行。

根据这一进程,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13年不能通过台湾“立法院”审查已成定局。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尽管如此,两岸经贸交流在2013年依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14年,两会将商签避免双重课税、地震监测、大气合作等一系列协议,两岸新型产业合作将持续深化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将保持热络发展态势,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将继续巩固与发展。

可预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从而将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两岸文化发展文化部将继续推动商签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协议和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明确具体合作目标和阶段性措施,争取有所突破,提高交流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台湾当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陆民众赴台从事文教交流的人数超6.7万人次。

两岸交流频率之高由此可见。

2013年,包括美术、民俗、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交流盛宴在两岸各地不断上演,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同文同宗、语言相通,让两岸文化交流更为方便,深入寻常百姓家。

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火爆大陆,一个海峡之隔的台湾也跟着“疯”。

台湾报纸不吝版面大篇幅报道“我是歌手”的相关资讯,还有电视台直接转播决赛,收视率比平常时段增长了近220%。

大陆电视剧《甄嬛传》的主演接连赴台,更引发热潮。

两岸文博会、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等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不断形成,实现定期化交流。

如7月在河北举办的“情系燕赵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增加了台湾合作单位,让已有十余年历史的“情系”品牌活动彰显出新的活力。

据介绍,文化部还新创了“艺传两岸”、“艺绘两岸”、“艺游两岸”等交流品牌,以期促进青少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领域的交流。

回望2013年,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更是不断提升。

如年初在台北成功举办由学术高峰论坛、美术展、专题研讨会和两岸交流笔会等系列活动组成的“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成为迄今学术水平最高、展览规模及影响最大的美术专业活动之一。

然而,相比两岸经济交流有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保障,文化交流领域一直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

2013年,两岸各界多次呼吁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