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向深度贫困地区发起的攻坚战。
这场攻坚战不仅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而且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1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部署安排,高举科学发展大旗,乘跨越之风、享政策之先、举全县之力,在专项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先试先行,系统扶贫、科学开发,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山区实际、注重群众增收的脱贫奔小康之路,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奋进赶超的良好态势,一个大扶贫、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在我县形成。
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一)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
围绕省市工作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抽调专人、落实专责、上下联动、加班加点,加大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和扶贫统计监测的工作力度。
目前,全县已全面完成78个贫困村、34332个贫困户、106781个贫困人口的数据更新和信息化系统完善工作。
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上,全面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增减调整、年-年度实施项目录入工作。
(二)扎实推进。
1+3。
扶贫品牌。
将打造整村推进、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雨露计划。
1+3。
品牌作为全县专项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扎实抓好整村推进工作。
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实行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试点相结合,着力打造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板。
启动实施了年1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7个老区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重点以村级。
三个一。
、。
三边三化。
为工作载体,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
六到农家。
工程,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
据统计,全县20个重点村坚持不等不靠,变压力为动力,重点启动实施了一批村组道路、产业化、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扶贫工程,项目建设势头很好,项目工程投资总额达到7500多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3200多万元,村集体及农民自筹资金2400多万元。
已拨付整村推进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
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增长了18.2%。
二是扎实推进。
雨露计划。
培训。
启动实施了国家。
雨露计划。
实施方式改革试点项目补助1300人,人平补助标准1500元。
正在实施6000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1.5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相当明显,较好地达到了。
扶持一个贫困户,脱困一个贫困家庭。
的目标。
三是扎实推进扶贫搬迁工作。
创新安置模式,实行培植产业,集中安置。
自发搬迁,协助安置。
改造危房,灵活安置。
政策扶持,联合安置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扶贫和生态移民。
启动实施了295户的搬迁扶贫项目,户平补助标准1.5万元。
启动实施了62户的生态移民项目,对入户调查认定的生态移民户人平补助3000元,确保年底之前完成搬迁盖房任务。
四是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
全面创新小额贷款担保联保机制,成立了创新小额信贷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小额扶贫贷款担保基金35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运作。
对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贴息直补到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户和产业大户按照年利率的5%予以贴息支持。
稳步实施2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最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5000元。
(三)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企业联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
县委、县政府已就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下发了两个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和《关于全县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全县共计向11个乡镇派驻了11个农村工作队,向78个贫困村派出了137家县直驻村帮扶单位,实现了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全县1万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大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
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党政领导、联村单位责任人、联户干部,分别采取约谈问责、限期整改、组织处理等措施,切实形成。
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
的精准扶贫格局。
(四)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
特色产业主阵地。
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现户平一亩高效经济林园。
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1家,新增销售过5000万元企业1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企业达到20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295户,注册各类企业277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3家。
特色农林产业扶贫基地总面积达到85万亩,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7%。
大力推进1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文化小镇、26个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建设。
以22个试点村为带动,大力实施。
绿满xx。
和。
三边三化。
行动,分别创建省级宜居村庄6个、生态村6个、绿色示范村3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
。
中国好空气xx森呼吸。
旅游广告语成功登陆央视,全县发展。
农家乐。
500多家,神峰山庄、玉泰丰分别被评为五星级和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2亿元。
(五)扎实推进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
开展试点工作结硬账活动,组织对县直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和专项支持政策、定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认真组织对试点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系统总结全县试点工作成效和基本经验,为片区攻坚提供借鉴。
去年以来,我县共计落实脱贫奔小康专项政策资金4.5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0万元,争取省直定点帮扶资金4900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11亿元,争取到行业扶贫资金10.13亿元,社会扶贫资金15.84亿元。
截止目前,全县无房户或住危房户下降16.69%。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97.66%。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5%,义务教育辍学率下降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