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美育的思考-生态美育3篇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27P 上传日期:2021-05-14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生态美育的思考:生态美育3篇生态,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tà。

i,意思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生态美育的思考:生态美育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生态美育的思考:生态美育1篇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生态美育的立足点、手段、内容、特征以及如何实施。

生态美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美育。

生态文明。

内容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50067-02一、生态美育概述生态美育是。

联合国环境会议。

1972年时提出的。

生态美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 是青年一代,使他们确立必要的生态审美素养,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

[1]1.生态美育的立足点。

生态美育的立足点是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教育,整体论生态观是它的哲学基石。

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渐渐替代。

自然膜拜论生态观。



大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整体论生态观。

开始逐渐代替。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登上历史的舞台。

从哲学观来看,整体论生态观是人与世界。

存在论。

的在世模式。

人和世界是一种同生共赢的关系。

这与中国古代的。

天人合一。

以及。

和而不同。

的哲学观不谋而合。

以价值观来看,整体论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价值的兼顾融合,中和。

生态中心论。

与。

人类中心论。



从人文观来讲,整体论生态观是饱含生命的。

生态人文主义。



整体论生态观主张的和谐共生哲学观是生态美育的哲学基础。

2.生态美育的手段。

生态美育的手段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之美。

以生态存在论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

此在与世界。

,难舍难离融合为一体。

[2]人与自然是 一种特定时空中此时此刻的关系,构成须臾难离的系统。

现实中仅存在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自然系统,也只存在人与自然世界互融互通的生态系统之美。

从生态存在论哲学的角度来说,自然对象与主体构成。

此在与世界。

并存共联的机缘性关系,人在。

世界。

中处于自在的生存栖息,人与自然对象就是一种审美的关系。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来看,审美主体是。

此在。

,需要面对的是在。

世界。

之中的对象。



此在。

与。

世界。

之中的对象,与世界之间是片刻难离的机缘性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种关系之美。

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之美是人与自然生态互相关联之时,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的。

诗意栖居。

的。

家园。

之感。

3.生态美育的内容。

第一,。

共生性。



[1]主要源于我国古代的生态美学,是指人与自然生态彼此促进,共生同荣。

《周易》曰。



生生之谓易。

,。

乾,元亨利贞。



生命对中国古人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利益,。

元亨利贞。

之美好生存是生命旺盛,生机勃勃的体现。

这种。

共生性。

是有机生成的、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这种。

共生的。



有机生成。

的思维是生态美育 我们要知道的审美观念。

第二,家园意识。

[1]是生态美育中需要明确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美学观念。



家园意识。

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包含人诗意地栖居。

人与自然生态在内的世界万物是共融和谐的。

每个人既有祖国的文化根源,又有地球的生存根基。



家园意识。

浅层来说,通过保护人们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家园的含义。

深刻来讲,体现着人的心灵与精神回归到自然当中。

第三,。

诗意地栖居。



[1]。

栖居。

自身肯定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友好亲和关系,是生态美学观的重要领域。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在中国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所重视的。

和谐美。

的。

中和美。

就是在天人、阴阳、乾坤相生相克中,达到的天地、人生与生命安康吉祥的目标,也是。

中和美。

对于人。

诗意栖居。

的期许。

[1]二、生态美育的特征在生态文明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生态美育以生态哲学与整体论美学为理论指导,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1.生态性与审美性统一。

生态性是生态美育的基本特征,在理念上强调对生态规律的把握和传输,强调世界和谐性、动态平衡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能力和生态审美人格与精神境界的人。

生态美育以生态哲学为理论依据,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础和原则进行的美育。

因此,审美性是生态美育基本特征。

2.形象性与情感性统一。

生态美育从形象入手,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生态之美和生命活力美,通过把美的形象展示给受教育者,启发他们对生态美的认识与追求,潜移默化产生对生态美的怜惜爱护之情。

生态美育通过生态情感的培养,让人们在欣赏和热爱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3.一元性与多元性统一。

一元性主要是指生态美育的生态审美性。

多元性是指生态美育中由科学技术特别是生态科学技术体现和侧重的生态之美、科技之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所体现和侧重的人文之美,以及艺术学所体现和侧重的艺术之美,形成的具有生态性、科学性、文艺性等多层次、多侧面的审美生态特征。

4.规范性与自由性统一。

规范性是生态美育的基础和起 点。

生态美育的理念、设计和实施应遵循生态规律、美学标准、教育原则等。

生态美育要将生态目的与人类目标统一结合在一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由性指教育者创设生态情境,让受教育者把生态规范转化为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将生态的规范与人类的自由追求相结合。

5.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国。

天人合一。

以及。

和谐共生。

均是整体性原则的反映。

生态美育通过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让每一个个体主动参与到审美教育中,认识到人类行为在整个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每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