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石灰吟》教学目标。
1.认识“凿、焚”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千锤万凿、等闲”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了解石灰的千锤百炼、烈火焚烧也要留下清白含义。
重点3.体会诗人借石灰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难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石灰吗?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
看看自己周围的墙壁,白白的墙壁就是用石灰刷就的。
2.导入新课。
再来看看“吟”字,后鼻音,从口,今声。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秦妇吟。
唱,声调抑扬地念。
吟咏,吟诵。
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板书。
石灰吟)很显然,诗题的字面意思是对石灰的吟唱。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于谦。
(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
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
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
思想。
重名节,轻名利。
重成仁,轻杀身。
重杜梭,轻君王。
)二、初读诗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
自由出声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
焚(fén)烧等闲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默读要求。
读到“千锤万击”,你仿佛看到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你想(焚烧的火光)的画面。
你感受到石灰(在石灰窑里被烧)。
说明石灰的什么?板书。
志向清白坚强不屈2.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诗句前二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句后二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石灰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板书。
洁身自好四、交流探讨,体会诗人情感。
1.“诗言志”。
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2.全班交流,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自己的人生追求,高尚人格的写照。
)3.本诗属于“托物言志”题材诗。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借他物来表达志向、情感的写法。
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都是石灰,实际上是在寄托诗人一种“要留清白在人间”强烈感情以及爱国爱民,那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这篇古诗,通过赞美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
进而描写诗人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石灰吟》(于谦)吟石灰颜色志向清白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