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理财经理培训班讲话稿。
讲话的篇幅要短小精悍。
讲话的长短取决于讲话所涉及的内容,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不要罗嗦,言简意赅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理财经理培训班讲话稿,供大家参考选择。
理财经理培训班讲话稿同志们。
刚才,建帮同志代表行党委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
这个报告会前行党委专门开会进行了研究,会上大家再进行讨论,然后印发执行。
就如何加强全行的培训工作,我再谈点个人看法。
一、为什么召集分行行长参加培训工作会议召开由各分行行长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这在农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农行正在加速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中有必要举行这样一次高层次的、由主要决策者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
目前全行员工有50多万,我们带领这样一支庞大队伍,既要参加国内的同业竞争,又要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靠什么?靠人多势众?那是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要靠一支精兵强将,精兵强将从哪里来?就是从这50万队伍中产生。
所以,必须优化这支队伍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
四大压力。
。
第一,来自效率的压力。
农业银行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在工、农、中、建四大行中是最低的。
要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没有一支精兵强将,怎么能提高效率?当然,提高效率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但我们不能等到体制、机制完全解决好了,再去解决我们的人力资本的配置以及整个队伍的建设,我们必须同时进行,而且在体制改革没有到位之前,要抓紧提高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队伍建设,激活我们的人力资本,有效配置好人力资源,这样,就可以提高潜在的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前些年,我们一方面做出大量的减人计划,另一方面又大量的增人。
今后必须转变观念,大批地进大学生、研究生,这不是个路子,农行到什么时候是头啊。
这几年我们大体上减了10多万人,但真正关门走人的没有多少。
我们还是一方面大量地进学生,一方面减下来的人员还拿着基本工资待遇。
如果按这种思路下去,这支队伍将会越来越庞大,潜伏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福林同志在农行时,搞得比较稳妥,现在看是对的。
现在社会再就业的压力、社会稳定的压力非常大。
工行减员力度比较大,一个员工给10多万元就走人了,现在内蒙的、辽宁的都坐在北京不走,搞得他们很被动。
听内蒙的说给10万元,当时非常高兴,皆大欢喜都走掉了,可是10万元没几年花完了,做买卖赔了,又回来找。
为什么要让这些人下岗,无非就是两条原因。
一是这个网点不存在了,人要走。
二是这个人没有能力,要下来。
但是能不能把这些人改造呢?能不能通过再培训的方式把他们重新配置上去呢?这我们不就节省了成本嘛。
从银行系统看,很多的柜面业务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到欧洲、到美国去看看都是一样的。
现代电子技术操作以后,风险控制主要是在后台,柜面你来敲键盘就可以了。
我们一方面让这些40多岁的员工下岗,一方面又招一些高成本、高学历的进来,一个时期可以,长期是不可以的。
我想从总行开始,进大学生、研究生能不能隔一年进一次?大家可以研究。
一定要下决心优化队伍结构,走培训这条路。
这一思路根据上海分行的经验看还是成功的,包括电脑操作人员的培训都是成功的关键是能不能下力量培训他们,这样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在体制上没有根本解决的时候,这就隐含着提高效率,而且好多不稳定因素也可随之化解。
第二,来自效益的压力。
我行的效益不高,人均存款、贷款、人均利润在工、农、中、建中都是最后一位。
人均效益上不去有很多原因。
有总量没有做大的问题,有外部环境的问题,有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有体制性障碍的问题,但根本的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人的素质问题。
如果拿优秀的客户经理创造的人均价值去衡量,我们这个系统潜力该有多大。
有很多员工是有决心但缺乏本领,靠什么来解决呢,你不能再送他去上大学、去读研究生,要靠培训。
第三,来自撤点减员的压力。
减员的压力现在越来越大,搞得不好就会激化矛盾,这个问题包括像江苏这样的发达省份都已经出现了,尤其是苏北地区一带,我接到一些信访,有的才四十几岁,人一生当中正是干事的时候下岗了。
还有个观点说这部分人坐柜台不行,特别是女同志先下岗我特别不赞成,因为银行这个职业特别适合女性来做。
不能让女同志先下岗,这是一种性别歧视。
说女同志最漂亮的青春过去了,顾客不愿意看她们了,这个观点我非常反对。
我到欧洲、到美国去一看,都是大妈、大姐在那里办业务,不是很好吗?岁数大一些的,让她穿得靓丽一些,再进行礼仪培训,显得更加亲切。
如果全安排年轻的姑娘在那里,未必就安心。
柜面业务需要大批的熟练员工、大批的一般性人才。
说我们的柜台缺乏竞争力,客户不愿意到这里来,一看这脸老化了,把她们换下来,让她们在家里待岗,然后把一个大学生、研究生放在柜台上,这是资源配置的错位,必须纠正。
时间长了大学生也不干,培养这么多年天天干出纳,他会觉得成本、收盗不相称,也难留住。
所以,必须在50万大军中培养出一部分优秀的人才,否则我们的人均效率没办法提高。
必须使那些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人均水平。
撤网点也是这个问题,网点要撤到什么程度?我认为不管撤到什么程度,都还得是城乡网络最大,网点最多,这才叫农行的优势。
所以我主张,网点只要有盈利,一般就不撤掉。
只要能收支平衡,人员就可以不减,人员素质不高就再培训,靠培训也能解决稳定的问题、安定的问题,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
如果50万大军有5万到北京来上访,我们就受不了。
这不仅是农行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
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也开过了,中央下大力抓再就业工作,这是国情决定的。
我国有13亿人口,城市人口有3亿多,城市人口的失业率是平均4.1%,东三省是6%,比较高,可能还有隐性的,要是算上农村就更多了,农村就不存在着失业,因为农民有土地,但要是按照西方的统计大量农民也都失业了,它还不是一种农场化,所以没有把农村算进来,要不然更多。
因此,。
三农。
问题作为中央的重中之重就在这里,城里本身还有失业,民工也进城来,大家抢这个饭碗,进来也没有什么可做的,收入也上不来,增加收入就必须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现在户口问题、进城民工的问题已经放宽了一些政策。
像安徽、四川等农村地区的GDP靠什么?靠的是打工仔的拉动,钱主要是城里打工仔汇回去的。
所以说,我们在解决员工下岗问题的时候,就必须提高我们的效益,必须提高我们人员的素质,减轻减员的压力。
通过挖掘潜力,让他们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了,就不减员了,对外少招不就可以了吗?要面对现实,我们好多岗位不需要研究生、本科生在这里工作。
我们就得有一个员工结构的优化配置,真正把人事当作人力资源来管理,而不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同时要选拨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人力资本来管理,让他们创造剩余价值,拉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不也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吗?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