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哪些习俗三篇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10P 上传日期:2021-08-12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立秋有哪些习俗三篇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

气。

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立秋有哪些习俗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立秋有哪些习俗一篇《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21时31分迎来。

立秋。

节气,末伏夏尽,凉风渐至。

随着立秋的到来,整个秋季渐次拉开序幕。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

秋"。

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

落叶知秋"。

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

秋。

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



初侯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

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侯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侯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

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

秋老虎"。

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

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

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节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

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

月令》)。

汉代仍承此俗。

《后汉书·。

祭祀志》。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

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

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

《新唐书·。

礼乐志》。



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

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 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

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啃秋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 韩偓《不见》诗。



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

做社。

、。

敬社神。

、。

煮社粥。

的说法。

立秋有哪些习俗二篇立秋节,也称七月节。

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

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

贴秋膘。



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

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

在有些地方也称为。

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

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

咬秋。

,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有哪些习俗三篇江苏。

吃西瓜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

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mdash。

&mdash。

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山东。

吃。

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

渣。

,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的俗语。

天津。

咬秋天津等地流行。

咬秋。

,就是吃瓜。

人们详细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泻。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

记载。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杭州。

食秋桃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敬请各位朋友搜索公众号"。

国学知音"。

学习更多国学精粹! 四川。

喝&ldq...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