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含义说明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5P 上传日期:2021-11-22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立冬的含义说明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

,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立冬的含义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立冬的含义说明立冬由来已久,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立,建始也。



对。

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

立。

的理解与现代声&lsquo。

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但。

冬。

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译&lsquo。

二候集解》中对。

冬。

的解释是。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难入大水为蜃。



水始冰。

水面初疑,未至于坚也。

即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

地始冻。

土气凝寒,未至于诉。

即土地也开始冻结。

雉入大水为屋。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难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关于难入大水为屋,古人有很多解释。

难为野鸡似乎没有多少争议,但关于屋,有多种说法。

《淮南子》。

屋为大蛤。

《玉篇》亦曰。

99大蛤也。

《墨子》又曰。

蚌,一名屡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

蛟属。

立冬的含义说明。

立冬时,太阳黄经为225°。



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立,建始也。

,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



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

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

立冬。

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

三秋。

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绵雨业已结束。

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

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

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

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

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 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古人对。

立。

的理解与现代人相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然而。

冬。

字有很多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

冬。

的解释是。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其意是说秋季作物都已收晒完毕,收藏人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由此可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到来。

全面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含义。

立冬的含义说明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

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立,建始也。

,又说。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 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

立冬为冬日始。

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

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

小雪。

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