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调研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校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校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务院在设备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改进计划中,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设备、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基础设备、一般机械设备专业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产业模式。
机电行业所需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取代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学科的强渗透。
为获得机电一体化产业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分析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对职业岗位组及相应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信息制定具体的研究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研究的基本吸引力点,通过现场调查、访问讨论、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方式,结合企业研究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通过研究,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培训的定位,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为深入开展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企业调研主要范围为广州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包括广州造纸厂等15家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如表1所示。
调研对象是这些企业的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员工、班组长、人事部门等。
本次调研共发出五种表格。
包括面向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员工的实践专家调查表(56份),实践专家访谈记录表(37份),面向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
面向企业人事部门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以及企业座谈会议记录表(8份)。
调研要了解以下内容。
1、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数及从业人员(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在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5、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思路。
6、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层次的定位。
三、调研分析(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将向创新性、高效性、节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方面发展。
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1、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研显示。
相关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从事维护、维修、安装、调试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
从15家企业调查中获悉,从企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以及未来3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在机电一体化企业中约占76.8%。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
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要求通过走访调查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给分),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分,得到表4.从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平均得分情况看,机械类和电气类课程较为重要,如机械识图、机械装配、电工技术等课程。
而文化基础课和非专业课程较为不重要,如数学求解、英语阅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
当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各门课程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有较大差异,例如。
销售人员岗位对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等课程较为重要,而设备操作和装配岗位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
四、调研结论(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企业内生产类、维修类、技术支持类、服务类的相关技术岗位。
结合近年来我校、我系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经验,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
面向机电制造业、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公司、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的各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通过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层次分类以及紧缺岗位人员数量需求,了解各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所需专业资格证书等。
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
机电一体化(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机电设备管理方向,各方向设置中、高级技工层次,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规范的操作与团队协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艺能力、简单数控加工能力。
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托行企开展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我们今后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通过企业调研活动,我们体会到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还有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地完成。
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实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相信一定会完成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学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的考察和好的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还有旅游等一些列相关的了解作实地学习和考察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
而黔南师院坐落于贵州省都匀市这样的一座落后的县级旅游城市,都匀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建设都尤为落后,根本不足也满足我院旅游管理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