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免费论文 开题报告 格式:doc 页数:13P 上传日期:2020-12-18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课题名称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学生姓名陈贺新专业班级城乡规划141班课题类型设计指导教师肖轶职称助教课题来源科研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a.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任务书b.收集与信息技术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上应用的相关的资料c.对洛阳古城的实地调研d.相关规划、法规和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城市绿化条例》《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意义城市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文化的载体。

老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活的见证。

因此,保护老城区,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延续城市的历史,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洛阳是九朝古都,如今的老城是金元时代所建,历经了金、元、明、清四代,记录了洛阳的过去,也经历着洛阳的现在。

洛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老城空间类型多样,更新形式复杂,区别于一般的新城,具有其更新的独特性。

而如何“科学”地进行历史地段的规划开发控制,就需要“定量”地对整个区 域范围内进行评估——划定历史保护区的保护界限,评估城市开发价值与历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建立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与保护规划相衔接。

利用GIS等技术,进行数据化的空间分析,将有助于历史地段更新规划的科学性提升,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新创新规划方法。

在洛阳老城内,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与伴随城市扩张建设的更新并存,其更新历程对其他老城的发展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1)概况由于人类现代文明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求增加对城市历史记忆保存,也将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的延续体现出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脉络。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国际上不断完善,首先只是对单体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然后对文物建筑及周边的历史环境一起保护,接下来扩大到形成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己经扩展到整个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街区空间形态和街道空间格局、街区景观环境布局等方面。

在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都担负着保持城市传统历史风貌的重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以继承城市文化传统,从而实现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我国,吴良墉先生所提倡的“有机更新”模式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是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他主张防止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大拆大建”与“剃光头”,遵循循序渐进、社区发展、居民参与、审慎更新等原则,建立起适应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管理的新体制。

东南大学的杨俊宴和吴明伟教授在探索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模式的方面,提出了原真型保护、创新型保护、再现型保护风貌型保护这四种不同的保护模式,对于不同特点及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便采 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规划模式。

历史文化街区在我国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在阐述城市历史文化同时,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规划理念。

第三,以叙述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征为基础,提出关于文化街区及街区建筑的更新和改造及开发建议。

第四,已出现了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及城镇的研究成果。

(2)相关领域研究现状a、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我国的GIS技术不仅广泛的应用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而且也开始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

例如2000年,教煌保护工作研究处与美国的梅隆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数字化虚拟洞窟”,至2000年底,中国故宫博物院同日本的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一同签订了“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应用研究”的合作协议书。

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也合作成立了GIS中心,将GIS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保护管理中,进一步的推广GIS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中的应用,例如基于GIS的南阁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和基于GIS的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就是东南大学GIS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

另外,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也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苏州古城规划。

同济大学设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也将GIS技术全面地应用在同里和西塘古镇的遗产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的史慧珍和党安荣进行了GIS技术在北京旧城保护研究规划设计的尝试。

2003年,陕西省文物局对秦始皇陵区进行了GIS在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005年,秦兵马俑博物馆与西安四维航测遥感中心合作,对正在发掘中的2号坑进行数字化 三维建模,在2006年初步完成GIS在秦始皇陵区资源管理研究。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10年启动了基于移动GIS平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建筑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构建工作,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

运用GIS技术,从宏观方面可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等各要素的多因子的叠加分析,例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环境危害预测和街区经济发展预测等应用。

从微观方面可实现对建筑与院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人口容量预算等更小层次的应用,主要以社会经济的图式化形式展现,或者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空间要素特征以相应专题图操作来进行等。

还可以运用图层叠加缓冲区以达到各种规划中最佳路径选择等,从而达到实现对停车设施布置、公共开放空间的格局、人车流路线甚比如垃圾箱、路灯布置等基础设施,这些在传统设计手法中都是由人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

b、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在各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己被广泛地应用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职能中,比如在美国,1992年应用GIS的城市和地区的比例只有40%,到1997年却迅速上升至87%。

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将已建立的完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申请举办奥运会的有利竞争条件。

同时在亚洲,新加坡从1986年开始投入约合1亿7484万人民币,建立了“整体性国土资源系统”的城市GIS,历时长达7年,并于1993年才完成。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景观的仿真、城市地下管线的可视化、城市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再现、城市人流和车流的动态模拟、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的虚拟实验以及城市灾害事故的动态模拟等诸多方面。

如美国的VR技术专家和城市管理专家结合,对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两个城市 改造进行了实验,对城市的街道及建筑物,根据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美学的原则,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同时还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