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孟子》名句(五年级下学期背诵)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翻译。
不倚仗年纪大,不仗恃地位高,不倚仗家里富贵来交友。
交友时,是因为友的品德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以民之乐为自己的乐人民开心他就开心.以民之忧愁为自己的忧愁,人民忧愁自己就忧愁.以天下的乐为自己的乐以天下的忧为自己的忧,这样还不能称王的,还没有过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翻译。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去侮辱别人,勤劳节俭的人不会去抢夺别人的财产。
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翻译。
因为要想得到熊掌要去山上去打,而要想得到鱼要去水里去捞,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
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
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翻译。
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
诸侯不仁,不能够保住国家。
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庙。
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翻译。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翻译。
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
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
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
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
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
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
12.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
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
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翻译。
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
(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翻译。
君子有三乐,这三乐与治理天下没有关系。
父母俱在,兄弟安好,一乐。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
得到天下的好学生,然后教育他们,三乐。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翻译。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
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翻译。
孟子说。
“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2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翻译。
“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
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
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
”2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翻译。
人不学而有的能力,是本能,不用考虑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
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亲人和长辈的,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
爱亲人,是仁的表现,尊敬长者,是义的表现。
有仁义,不需其他也能通达天下之事。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翻译。
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23.形色,天性也。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翻译。
形色是天生的,形色我们暂可以理解为人的四肢百体,只有圣人才能真正的做到运用好自己的形体。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翻译。
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
如果样样事情都想干,结果什么成就也没有。
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翻译。
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整,眼睛就浊暗.听他说话,观察他的眼神,这个人(的美与丑)怎么能够隐匿起来呢?27.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翻译。
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
’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0.养心莫善于寡欲。
3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35.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3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3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39.仁则荣,不仁则辱。
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
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40.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