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发展两岸关系 力促祖国统一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x 页数:8P 上传日期:2021-04-07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第一讲当前两岸关系一、马英九时代两岸关系的发展2009年5月20日,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满一年,由于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中共顺势而为恢复两岸两会协商,出台很多对台优惠措施。

比如,全力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大陆沿海内地港口与台湾港口直航,开放大陆资金赴台,同意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A。

台湾经济也逐步回稳,马英九的支持率达到56%,台湾人的信心指数攀升到59%。

尽管陈云林访问台湾时遭到民进党人的围堵抗议,中共依然以大局为重,继续履行相关协议。

马英九面对民进党的强烈抵制,仍大幅放宽两岸经济、文化、学术交流,推动两岸经济整合。

主张“两岸是一国两区”。

李登辉、陈水扁殊死抵抗了20年的两岸大三通,在马英九就任不到一年内实现了。

以两岸的现状,要求马英九主动推动中国统一,也许勉为其难。

一是受台湾的政治生态制约,泛绿依旧维持40%的板块,民众不分蓝绿维护台湾的主体性。

二是在大陆,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举步维艰,官员财产申报依旧遥遥无期,基层民众连参与人大代表直选的机会都没有。

两岸政治发展的差异,决定了政治统一目前在台湾没有市场。

马英九在父亲的骨灰盒上刻下父亲的遗愿。

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

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我们不必过分质疑他内心深处对文化中国的认同。

马英九当选后口头上多次表示任期内不谈统一,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统一。

这些可不可以理解为马英九对大陆民主化滞后的失望和无奈呢?如果他开口大谈统一,台湾民众会支持他连任吗?马英九或许没有蒋经国雷厉风行的魄力,但是他没有李登辉的阴深莫测,也没有陈水扁的瞬息万变。

马英九或许不够圆融和勇敢,但是可以被预测,他不是海峡两岸的负资产,更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中华民族的资产。

马英九倡导两岸外交休兵、军事互信,为两岸纳税人节省下了大笔血汗钱。

他张开双手欢迎大陆同胞踏上宝岛观光,鼓励大陆学生赴台湾大学读书,推动改善大陆新娘的生活待遇。

他说。

长期以来希望两岸人民走在一起,鼓励两岸青少年从小开始交朋友。

他亲自主持孔子和黄帝祭奠。

这与极力丑化大陆新娘、污蔑大陆学生赴台就学、反对承认大陆学历、强行推动文化去中国化的民进党,形成鲜明对照。

但是考察马英九登上“总统”宝座的这一年多,立法、行政、执行各个层面并不顺利。

在(立法)院,是王金平的天下,泛蓝立委对马政府的纠葛并不亚于陈水扁时代泛蓝对民进党的拖后腿。

在党中央,吴伯雄沿袭前任主席连战思路,主导了两岸党务交流的机制,“胡吴会”的风头超过了马英九。

在“两会”层面,“陈江会”的连番会晤亦是如此。

被马英九视作两岸关系改善为任内最大的政绩似乎和小马哥本人并无关系。

相反,岛内经济不景气,民怨沸腾的罪魁祸首却一体指向马英九。

马氏能够运作的,似乎只有两岸“外交休兵”一途,但是在外方台湾南美不多的几个“友邦”中,依然八卦不断,被放鸽子,冲淡了其外交突破的实绩。

上述执政烦恼,才是马英九决心回任党主席的主因。

即解决党院、府院、政院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内耗颓势,化解马政府在立法、行政上的坎坷顽疾,马英九期冀以此掌握党、院全权,实现自己对党、院的一元化权力掌控。

就此而言,这对于有政治洁癖、对权力并无多少兴趣的马英九而言,也是无奈而被迫的选择。

从党、院大佬一贯的做法看,确实这个115年的老字号国民党存在着不堪的酱缸文化和内部无法调和的闭门政治内讧。

从而倒逼马英九不得不融入酱缸,凝聚权力集中。

感此,马英九决心开启党政一体的政治新世代,主要是基于内政考量,为了更好地凝聚泛蓝共识和扫除执政障碍,以期实现2012年的连任。

但是, 这并非意味着马英九没有对两岸关系宏观大局的考量。

甚至,这一党政一体的布局,从战略上看更是为了两岸关系能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其当选之后,马英九兴奋地宣称,自己至少替两岸带来几十年的和平。

马英九有此自信绝非空穴来风,也给予外界关于两岸关系更多的联想。

首先,过去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已经形成了两党、两会固定沟通交流体制。

其次,两岸经济、文化、人员交流已经顺畅启动。

“大三通”格局不仅仅是在地域上“截弯取直”,也是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岸政界、商界和民间的距离。

更要者,虽然民进党在言辞上加大了对马英九卖台的批评力度,但是民进党内大陆政策已然松动溶解。

从党内现任最高行政领导人陈菊的登录,再到党内大佬参与国共两党论坛,民进党捉襟见肘的两岸政策其实已经走到绝路。

观察家们对于马英九集权党政一身的解读往往聚焦于是否能够实现“胡马会”,其实有些偏狭。

不要忘了,马英九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尴尬,一是金融危机所致的经济不景和民生凋敝让其背负相当压力。

二是民进党的民粹阴谋化不能不让其顾及。

三是国民党面临着年底县市长、来年直辖市长以及2012年三个大选的考验。

给予现实利益的考量,马英九会将主要精力施放于这些问题上面。

可能会在“胡马会”、两岸新闻合作以及两岸ECFA方面稍稍收放一下。

如果外界由此认为马英九党政一体时代阻碍两岸关系,那就有些政治弱智了。

毕竟,无论是政论家还是观察家,无论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只有对马英九所处的政治情势有相当的理解,才会明晰他的两岸关系思路。

其实,大陆对马英九的执政思路是有相当默契的。

否则,就不会默认马政府的“休兵外交”,更不会低调应对马英九的“过境外交”,也不会在世卫等国际组织方面给予台湾一定的空间。

这是因为,马英九的政治洁癖、马英九的不粘锅甚至马英九经常挂在嘴头的“任内不会统一”,在大陆看来属于马英九一贯而又坚决的政治品格。

这和陈水扁时代言行不一的机会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大陆有时间也有耐心默契配合马英九。

事实证明,大陆对马英九的理解和默契,恰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深度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对马英九党政基于一身的作法不仅乐观其成,甚至为暂时无法实现的“胡马会”解套缓颊。

不久前,国共两党共同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由“国共论坛”转型为“两岸论坛”,并邀请民进党人与会。

凸显,未来两党论坛有了更多进退空间,为“胡马会”的断档预留了过渡。

大陆信任马英九,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是马英九虽然外柔,但其心智确实极其刚强。

而其刚强的内心深处,却是挥之不去的大中华情结。

相比一些岛内一些政客言行不一,马英九更值得大陆信任。

而这,也从岛内绿媒对马英九恨之入骨围追堵截的舆论剿杀中一窥端倪。

所以,马英九时代的两岸关系,除了看形更要看质,整体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不可急躁冒进。

对于马英九的党政一肩挑,无论媒体还是大陆决策层,应该冷静下来不必对马英九有太多的诉求,反而要为马英九舒缓压力,稀释难题,破解政治障碍。

这是因为。

一是马英九党政一肩挑后,亦非承担“有限责任”而是担负国民党全面执政的“无限责任”。

一旦今年年底和来年的两个大选出了问题,马英九就面临着政治担责的极大风险。

大陆决策层现在就要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力所能及的手段帮助马英九化解他在党内人际关系的弱点,并在经济方面助其一臂之力。

在此方面,大陆方面有相当的检讨空间,譬如在家电下乡层面,马政府对此政策热烈鼓呼,并称之为救台湾的灵药。

结果是台湾机电产品几乎没有纳入家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