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3篇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8P 上传日期:2021-05-19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3篇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1篇南昌被誉为英雄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

这周,借清明节的机会,我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看一看这个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建军历史的大楼,缅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烈们。

纪念馆分一幢旧址和一座新馆。

旧址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于一九二四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九十六个房间。

一九二七年七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座旅社,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澎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

而新馆建于一九五六年,五九年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纪念馆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由着名的雕塑家陈 允贤一九九七年创作的一组人物雕像《一代英豪》,纪念着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雕像右侧就是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旧址东边是另一座大型铜雕《南昌起义》,充分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战士高举驳壳枪昭示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手举马灯象征起义点燃了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

高扬的军号,表明起义吹响了人民军队诞生和勇敢战斗的号角。

铜雕后的新楼外有一块印有五角星图案的装饰玻璃方框,十分惹人注意。

进入大楼,来到序厅,正中有一座圆雕《石破天惊》。

一只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着步枪的扳机。

石块上刻着起义的时刻&mdash。

&mdash。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两点。

枪上方是蓝天白云,后面是一面鲜红的八一军旗。

军旗两侧墙上刻着一组反映南昌起义的浮雕。

当我看完这一切,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仿佛看到起义军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升起了鲜红的八一军旗,怒吼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伴着思绪我走进了陈列厅,展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里面有许多展品,如起义军在三河坝战场上遗留的子弹壳和海螺等等。

通过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使我对南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要充分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长大后为南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2篇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mdash。

&mdash。

中山路,今年春节我和爸爸来到纪念馆参观。

刚进大门,看见一座崭新的大楼耸立在眼前。

进入大楼,只见一只巨的手拿着一把枪,这象征着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

往里走,就看见了许多起义军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有威力巨大的大炮、火力十足的机关枪......继续往前走,就是一楼通往二楼的阶梯,虽说是一层阶梯,但是,这一层阶梯和其他阶梯大不一样,他四周的墙壁上都画上了井冈山的风景,就连阶梯也改成了石头的 旁边种满了花草,你一走上阶梯,你一定会感到你自己不是在一个纪念馆里,而是在美丽的井冈山上。

到了二楼,笔直往前走,不一会儿,便会来到一群。

人群。

中,这些人是用蜡做的,一个个生龙活虎、栩栩如生,就像真人一样。

再往前走,你能看见许多革命烈士的奖章,这些奖章完好无缺,有的还保持着以前的光彩。

不知不觉,我们走出了纪念馆,走出了纪念馆以后,一路上,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



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800字)作文3篇来到了。

九一八纪念馆。

,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

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举动令我折服,也使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步入纪念馆,高大的。

残历碑。

映入眼帘。

用花岗岩筑成的。

残历碑。

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

那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

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

九·。

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

从东北的沦陷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

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

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

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

印象中最震憾的是从抚顺万人坑运过来的一片二三十米见方的万人坑土壤,里面有几十具尸骨,其中有两具头骨被小日本的枪支打的枪眼历历在目,隐隐感觉到当时屠杀现场的悲壮和凄惨。

还有一对尸骨,是一男一女 紧紧相依,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活埋了,他们身上带的手铐脚缭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到现在,仍然带在他们身上,向后人诉说日本人的惨无人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

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结尾,是关于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展示。

在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人民将战争魔鬼改造成人。

1956年6月21日,我国政府释放第一批335名战俘,悔恨的泪水显示了人性的复归。



那是为了将来,只有种下谅解、宽容的种子,人们才能好好相处。



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战争遗孤自发捐建的铜质雕塑。

雕塑的碑座上写着。

感谢中国生父母碑。

,雕塑中一对中国农民夫妇,领着一个 日本男孩,母亲慈爱地俯视着孩子,孩子依恋地仰望着母亲。

这是一幅流淌着中日两国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实写照&mdash。

&mdash。

&mdash。

战争中的日本遗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照料,后来大都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

九·。

一八历史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