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演讲稿三篇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 页数:8P 上传日期:2021-07-02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党史故事演讲稿三篇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党史故事演讲稿三篇党史故事演讲稿一篇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

国民政府宣布"。

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

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

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

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

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

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

抗敌"。

两字的臂章。

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

抗敌"。

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

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 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

青天白日"。

帽徽。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

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

集体创作,陈毅执笔"。



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

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谢谢大家!党史故事演讲稿二篇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说手举马灯照万人的故事,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 隘的路口,盯嘱着同志们。

小心,小心!。

他,就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为了阻止红军突围,集中了大量兵力和飞机实行围追堵截。

这样,红军就只能白天隐蔽,夜晚行军。

林伯渠同志当时是红军总供给部长和总没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担子有多么的繁重!为了保证部队供应,他还要经常亲自带领战士去打土豪。

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地照顾这位已经年近半百的老战士夜间行军组织上从缴获的几盏马灯中给他配发了一盏。

然而,林伯渠同志从没有将这盏小马灯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给大家。

一天夜晚,部队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内的一座名叫老虎岭的大山,突然前面传来。

哎哟。

一声,林伯渠急忙问询,是前面有一条溪沟,一位小战士过沟时不慎掉了下去。

林伯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上去,举着马灯一照,只见山沟足有一丈宽,沟上面仅搭着一根树,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见底,隐隐传来流水声。

这时,只听见从下面传来了小战士的声音。



我还活着,我看见小马灯了!我 看见小马灯了!。

听到那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喊声,林伯渠一边安排搭人梯,一边找来绳子吊马灯。

只见马灯顺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行,终于把小战士拉了上来挽回了一条生命。

这时,只见林部长手持木棍举马灯,照着独木桥大声果断地下命令。



快,迅速过桥!。

这可急坏了警卫员小邓,搓着双手心急如焚。



林部长,您这要举多长时啊?。



不管时间多长,都要保证战士们过桥无险情。

来,我们两人轮流举,20分钟为一轮。



只见马灯光下战士匆匆过桥,足足过了4个钟头整,等到部队全过完,已是午夜时分。

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员最后一个踏上征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队伍全部到达两河镇。

迎面走来朱德总司令,拉住林部长笑盈盈地说。



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战士要为您唱首歌,她就是小战士的老乡李坚真。



这时只听掌声起,一曲山歌响入云。



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

山高水深何所惧,手举马灯照万人。



谢谢大家! 党史故事演讲稿三篇大家好!李贞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李贞勇跳祖师崖的故事。

在巍峨连绵的罗霄山脉中,位于浏阳境内的福寿山中有一座海拔1400米的山峰名叫祖师崖。

因山峰上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传说在唐代有一位神仙云游至此,此庙叫祖师庙,这个山峰就叫祖师崖了。

李贞于1908年出生在我们浏阳永和镇,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失败,李贞在白色恐怖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组织成立浏阳永和区第一个党支部开展地下工作。

在秋收起义的影响和支持下,组建了浏东游击队,与地方反动武装和国民党部队展开了殊死战斗。

1927年11月的一个清晨,国民党部队一百多人团团包围了游击队据点。

李贞与刘少龄队长决定突围撤退。

李贞带领三十四名游击队员和十八条枪,在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又发生了遭遇战,苦战了一天被迫退入福寿山。

他们在山中 用野果充饥坚持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敌人又增加了兵力进行围剿,还放火烧山。

那时李贞已有四个月的身孕,队员们请求把她护送出去。

李贞却坚定的说。



不,我哪也不去,大敌当前,临阵退缩,你让我跟组织、跟党怎么交代!。

李贞率领战友与敌人又进行了一天的战斗。

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作武器。

因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李贞和4名游击队员。

他们且战且退,退到了祖师崖边。

敌人在半山腰嚎叫。



抓活的,抓活的!。

李贞高喊。



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宁可站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