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x 页数:3P 上传日期:2021-06-21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篇一。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杨靖宇的英雄事迹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篇二。

杨靖宇的英雄故事抗日洒热血,双枪铸英魂——杨靖宇的故事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金!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

我们伟大的、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正在向我们一路走来。

从1921年到2011年,穿越历史波涛,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党旗上的这把金色的斧头,砸碎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又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了那把金色镰刀,为祖国聚拢了一切收获。

七月,记载着太多的血泪,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怎能忘却战争岁月屹立于枪林弹雨中的英雄。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

原名马尚德,又名马顺清,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卅”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

“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

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

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起长白山,西抵辽河平原,南达黄海岸的广大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仅1937年至1938年间,就连续战斗数十次,攻克大小城镇10余处,歼灭日伪军2.5万人。

为了鼓舞战士们抗日救亡的斗志,他还写了《东北抗日 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中唱道。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寇视杨靖宇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

杨靖宇率部转移到原始森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

仅1939年一个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力包围。

日寇闻风丧胆,悬赏10万大洋捉拿杨靖宇,并调集30万重兵“讨伐抗联”。

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麻雀”战。

1940年初,他率部转战至蒙江县,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重围困。

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

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

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现靖宇村)外的树林中。

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双手持枪,同敌人激战,左手腕负了伤,又用右手继续猛射。

与围扑之敌殊死搏斗,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1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

时年35岁。

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的人。

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

1949年5月4日,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对他作了崇高的评价。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杨靖宇就义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东北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着《杨靖宇是英雄》的歌谣。

“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

万古千秋留英名,永远活在人心中。

”杨靖宇将军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

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

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啊!七月,弥漫着太多的芳香和光辉。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一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有了七月的激流,才有了灿烂的阳光。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

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

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

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