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100字4篇

心得体会 观后感 格式:doc 页数:15P 上传日期:2023-03-21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字4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觉醒年代观后感100字4篇,供大家参考选择。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字1上周日本来打算吃个早饭,化个妆,出去看场电影的。

可惜,正准备出门,太阳就被乌云给弄走了,黑压压的,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咳嗽一直没好,只能宅在家看书看剧了。

《觉醒年代》一直在豆瓣的评分都很高,终于有了个机会来看看了。

从早到晚上,没出门,一口气给刷完了。

真是太激动了,对那些前辈的激情与觉醒,只能用两个来表达,敬佩。

敬佩的是,我们的前辈们以国家强为己任,不惧个人生死与利益,启发民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热潮。

因为有了他们的探索与努力,才有今天的中国。

除此之外,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类似伯牙与钟子期般的友情,同样让人惊叹。

《觉醒年代》围绕刊物《新青年》的问世、发展为主线,三大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示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们为了追求中国出路,不断探索、燃烧理想的彭拜岁月。

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都是当时北大的名人,才学渊博、思想先进、受人尊敬。

看了《觉醒年代》后,对他们的印象不再是那么以前那么笼统和刻板。

当然,我以前也没怎么了解过。

三位演员的演技实在太棒了,毫无违和感,完全被带入进去了。

陈独秀是由于和伟来饰演的。

于和伟演的电视剧,很多我都看过,印象深刻是,谍战剧《青盲》的特工张海峰、都市剧《下一站,幸福》的三婚高管秋阳。

相信很多人都是他的剧迷,因为他的演技一直在线。

在《觉醒年代》里,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热情奔放、胸怀天下、敢怒敢言的大家陈独秀。

在剧中,陈独秀是鲜活的。

为了一篇文章,闭门创作多日,交稿之日,蓬头垢面,身上甚至长了虱子都不知道。

欣赏李大钊,为了见他一面,偷吃盒饭,被人追赶。

但是,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

李大钊一见面就请陈独秀吃饭,甚至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他,免得他坐船回国受寒。

李大钊,是由张桐来饰演的。

印象深刻的就是《亮剑》里那个爱吃肉的魏和尚,这次他带来的李大钊,是一个朴实成熟、才华内收、一身侠气的人。

在剧中,他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知识,同时又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调研,逐步明确中国未来要走的路。

作为一名女性观众,有一集真的打动了我。

五四运动爆发后,妻子来北大给他送换洗衣服和吃的,不知前方的路会怎样,想到自己对妻子太少的陪伴和照顾,他留下了眼 泪。

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那时候的眼泪,应是心疼和自责的眼泪。

对挚爱的妻子是这样,对陌生的穷苦陌生人也是这样。

他就是常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遇见跪在街头讨要钱财为孩子治病的人,他愿意当去身上的物品,急忙跑到报社支出薪水来帮助别人。

在北大的工资也常常被他拿给那些困难的人,甚至拿出家里最后的3个大洋,让孩子吃肉的愿望落空。

李大钊,在陈独秀的眼里就是大才之人,相见恨晚的关系,就像伯牙遇见钟子期的惊喜。

陈独秀先生就像是乐嘉书里写的红色性格的人一样,热情奔放,激动之时,常常都会拥抱李大钊先生。

另一个被陈独秀先生称为大才的就是胡适。

胡适(朱刚日尧饰演),留学国外多年,一直读到博士才回国。

在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不久,胡适的文章就让他欣喜若狂,一直叨叨着等他回国,一定要留他在《新青年》。

等到胡适回国的时候,陈独秀先生要求亲自去上海接他回北大,心心念念地想早日见到他。

见到他之后,拥抱他,赞扬他,拉着他的手,亲自带他下馆子,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胡适先生,做法比较洋派,长得很帅,又风趣幽默,深受女人的喜爱,有很多人不同他的做法。

如此三个不同的人,却彼此欣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的这段话,也是我看完电视剧之后的感受。

从这三个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友谊。

小时候的友谊就是黏在一起,你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

我买一根冰棍,也要给你买一根。

你去上厕所,也会 问问我去不去,即使不想去,也会跟着一起去。

现在,对于友情,敢于在你面前可以无所顾忌,就是最好的。

我有高中就在一起的闺蜜,也有在大学期间拥有的友情,虽然大家各自忙着,但是又会彼此牵挂着。

同为单身狗的董,毕业7年了,还是会经常互相骚扰。

我,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很多是事情想到就去做了,考虑不周是我的常态,造成的后果呢,就是会后悔。

董就不一样的,属于冷静派,常常能看到我看不到的事情反面。

就像她自己说的,可能也会有点保守,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属于互补型的人,但又惺惺相惜,互相理解,也会互怼对方的人。

电视剧中,三个人也是这样的关系,彼此认同对方的文学才能,但是又不会盲目追从。

即使,陈独秀先生的名声在当时是很高的,可是,李大钊在见过他第一面之后,还想着和他辩论,甚至写了一篇文章来进行深刻剖析。

不管陈独秀的主张&mdash。

&mdash。



二十年不谈政治。

是否违背自己的意愿,李大钊先生愿意接受对 方,并从实际出发,再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朋友之间的接受,不是盲从,是尊重你的观点和选择同时不放弃自己的。

同样因为这个观点,胡适先生决定回国做学问。

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即使后来三人走上不同的道理,我相信他们依旧彼此尊重,相互赏识。

剧中还有很多点,比如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自力更生,坚持自己,甚至大儿子严格遵守。

六不。



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

相比那时候的青年,今天的我,实在有点惭愧。

还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真是让人敬佩。

为了请陈独秀先生来北大,大雪天他。

三顾茅庐。

,最让人感动的是,第二次。

为了不打扰对方睡觉,他在门前的板凳上,默默地等着对方睡醒来开门。

那一刻,真是被蔡校长的风度给打动了。

那一刻真心觉 得,一个人的魅力,除了颜值和才华,还有那股最真诚的心。

相比现在的快节奏,很多事情不能等,很多人不能等因为时间来不及。

但是,看到电视剧中,蔡校长坐在门前,北京的鹅毛大雪在飘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就这样静静地等着,为了北大的未来,守着他的诚意,也挺好的。

《觉醒年代》让人敬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需要你去细品。

觉醒年代观后感100字2。

我们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却也看到了三千年未有的活泼鲜活的青年精神。

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伟大的未来,做着三千年未有的大事。



在看剧的时候,弹幕上经常会有网友发出感慨。

这么好的剧什么时候会有续集?有人说。



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



一代代人担负使命,一代代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