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四及参考答案

个人文档 环保公文写作 格式:docx 页数:5P 上传日期:2021-06-21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练习四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

1、疏。

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2、读为。

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3、读若。

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4、衍文。

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5、句读。

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

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6、正义。

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7、十三经注疏。

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8、古文辞类纂。

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

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

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译文。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解词。

安,疑问代词,怎么。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译文。

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解词。

绝,动词,穿过。

图,动词,计划、谋划。

且,副词,将要。

3.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施及到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不能施加给百姓的原因,是什么呢?解词。

者,辅助性代词,“……原因”。

独,副词,表反问语气。

4.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论》)译文。

那流星的坠落,树木发出响声,这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而出现的事物中少见的现象。

认为这些现象奇怪是可以的,可是害怕它就不对了。

解词。

队,“坠”的本字,动词,坠落。

是,指示代词,这。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5.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韩非子·五蠧》)译文。

因此人多而财物少,劳动辛苦可是得到的衣食用品少,所以人们就会争夺。

解词。

是以,指示代词“是”和介词“以”连用而成的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

货,名词,财物。

事,动词,从事、用。

6.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

”(《吕氏春秋·察传》)译文。

子夏到晋国去,路过卫国,听到有人读史书说。

“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解词。

之,动词,到、往。

史记,名词,记载历史的书。

三、下列文章在《古文辞类纂》中归入哪一类?按我们的分类,应当属于哪一类?《古文辞类纂》的归类。

贾谊《吊屈原赋》归哀祭类,枚乘《七发》归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状类,欧阳修《泷冈阡表》归碑志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书说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类。

我们的分类。

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归韵文的辞赋类,晁错《论贵粟疏》归应用文的奏议类,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归应用文的赞颂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归传记散文,欧阳修《泷冈阡表》归应用文的墓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归应用文的书信类,曾巩《墨池记》归杂记文。

四、下面是《毛诗正义·北风》的第一章,阅读并回答问题。

(原文见教材第747页)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雱,读音是“普康反”,即pāng。

义为“盛貌”,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惠,是“爱”的意思,即仁爱。

这是毛亨的注。

3.“好”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好,是动词。

根据有二。

一是后面有宾语“我”。

二是读音为“呼报反”,即hào。

4.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邪,读如徐。

”郑玄认为“邪”是“徐”的假借字,义为宽缓。

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只且,语助也。

”即认为“只且”是语气词。

这是孔颖达的解释。

五、《论语·公冶长》。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阮元《十三经注疏》云。

“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字甚误钱大昕金石文跋尾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考北齐书唐邕传显祖尝解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是古本无轻字一证也释文于赤之适齐节音衣为于既反而此衣字无音是陆本无轻字二证也邢疏云愿以己之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乘服是邢本亦无轻字三证也皇疏云车马衣裘共乘服而无所憾恨也是皇本亦无轻字四证也今注疏与皇本正文有轻字则后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旧矣。

”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哪一个字是衍文?阮元有什么根据?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有什么改变?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标点法,意义有什么不同?你赞成哪一种标点法?1、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的衍文是“轻”字。

阮元的根据有四。

一是古本无“轻”字,二是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引文无“轻”字,三是邢昺《论语注疏》无“轻”字,四是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无“轻”字。

2、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标点是。

子路曰。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标点法,除了上面的标点法以外,还可以如下标点。

子路曰。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这两种标点法,句子意义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强调的重点在于“共”字,后者强调的重点则在于“敝”字。

两种标点法相比较,前者较好。

六、将下面的短文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标点。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

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

“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

“从寡人始。

”遂不支解。

公曰。

“以属狱。

”晏子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和PDF阅读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4.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得到范文网 版权所有 ©2021    京ICP备15007777号-1


网站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内通知我们,我们定会及时删除